歡迎妳來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全球伺服器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微幅上升1.4%,英特爾及ARM將進入Server 戰場 ( Server shipment has 1.4% growth with Intel and ARM will be war there )

第二季全球伺服器出貨小成長 營收下滑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公布最新報告指出, 2012年第二季全球伺服器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微幅上升1.4%,營收則下滑2.9%。Gartner研究副總裁Jeffrey Hewitt表示:「 2012年第二季全球伺服器的出貨量微幅成長與營收衰退呈現對比,係因各地區經濟狀況不一所致。在營收方面,本季僅亞太地區及美國出現成長,其餘皆呈衰退。」
Hewitt進一步表示:「 x86 伺服器市場持續成長,但幅度已見趨緩,出貨量和營收的增幅分別為1.8%和5.6%。RISC/Itanium Unix伺服器則續呈衰退,不僅全球的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滑14.9%,廠商營收亦掉了17.9%。至於大型主機等『其他』CPU營收則減少3.0%。」

就各區域而言,美國以8.4%的年增幅為出貨量成長表現最佳的市場,廠商營收增加6.5%,亦高居各地之冠。單看營收,惠普(HP)本季以37億美元的營收和29.1%的市佔率,取得2012年第二季全球伺服器市場的領先地位;惠普營收貢獻主要來自 ProLiant 系列,本季佔其所有伺服器營收的85.4%。

若以出貨量計算,儘管惠普本季的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減少5.6%,但仍為全球市場的領導品牌。出貨量的下滑主要係因其ProLiant和Integrity系列同呈衰退。進一步分析 x86 架構的不同形式的伺服器,刀鋒伺服器本季的出貨量和營收分別上升1.1%和7.3%。同期, x86 架構的Rack-Optimized伺服器的出貨量下滑3.1%,營收則回升3.1%。

IDF 2012 英特爾再向ARM下戰帖

在針對未來電腦運算大戰開打以前,AMD、ARM、蘋果(Apple)與英特爾(Intel)幾家業界巨擘正為本週一場具關鍵性的小規模前哨戰作好了準備。這一場悠關誰將取得雲端市場而誰又能主導行動終端的前哨戰本週將在英特爾開發者論壇(IDF)期間悄悄展開。
在美國舊金山 IDF 期間,英特爾公司將發表新的客戶端與伺服器產品與開發藍圖,以捍衛其於 ultrabooks 到百萬兆次(exascale)級超級電腦等領域的地盤。該公司還將試圖在至今尚未站穩腳跟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物聯網(IoT)等熱門行動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英特爾的主要競爭對手──AMD與ARM,也將針對相同的整個領域展開左右夾擊行動,將為英特爾帶來更大的競爭威脅。以下是即將在本週發生的幾件業界頭號大事。

AMD將在週一(9月10日)舉辦一場新聞發佈會,說明該公司收購SeaMicro及取得伺服器技術後的發展計劃細節。我們已經知道SeaMicro公司的互連技術將繼 HyperTransport 後成為 Freedom Fabric 的技術基礎,AMD並將為 x86 與ARM晶片建立一項業界標準──同時也是打造各種大型資料中心系統的關鍵基礎。

就在AMD將召開記者會的同一天晚上,英特爾公司也將邀請媒體與其伺服器業務主管餐敘。該公司也將同時在週一發佈互連技術計劃相關簡報。

英特爾先前收購Cray公司的互連部門以及QLogic公司的Infiniband業務,正說明了該公司的計劃。很顯然地,英特爾的目標在於強化其處理器上的專有 Quick Path Interconnect 與CPU叢集的連結,以實現高性能運算與各種雲端應用。

最近在 Hot Interconnects大會的一場主題討論中,與會工程師們熱切探討英特爾的計劃及其意涵。其中一位RaipdIO組織的代表表示正積極推動他們的技術,以作為可應用在ARM伺服器SoC上的一項業界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在互連技術戰火結束以前,還會有多家新創公司投入競爭。新創的KandouBus公司正以一項與瑞士洛桑學院共同開發的超快速新技術伺機而動。

ARM當然也不會錯過躋身本週新聞頭條的機會。週一下午,ARM在距離IDF會場Moscone West會議中心附近的辦公室也對外開放。ARM行動與伺服器部門主管將說明公司的發展計劃。

這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刻。不過,互連技術之爭還只是一個複雜且吸引人的部份,業界廠商更看重的還是關鍵的雲端運算領域。

我們也期望能瞭解更多有關英特爾 ultrabook 的新處理器產品。這些處理器在 Windows 8 正式發表前幾週首次亮相,將可同時支援 x86 和 ARM SoC,以應用於多款平板電腦中。AMD也將在此上演新戲碼,在新的管理團隊下,預計將在2013年推出一款低於5W的 Temash 晶片。

蘋果將正好位於這場行動戰火的中心位置。在IDF期間,蘋果公司預計將在舊金山的Yerba Buena Center正式發表眾所期待的 iPhone 5 ,這與英特爾將大力宣傳其 Medfiel d智慧型手機平台及其相關產品的時間幾乎相同。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Kevin Kelly 科技大預言 - 分析與延伸思考

Kevin Kelly prediction of future of technology










延伸思考
  • 預估至2015,網路、雲端應用將普及至超過 52億人口使用它 , 網路流量也將驚人成長, 網路、雲端應用整合將超出人類想像, 雲端也將區分各種不同雲;
  • Google 將運用人工智慧、自然語言、高速網路超級電腦架構加速 Google 搜尋據有智能及自然語言溝通能力,將造成  Google  智能搜尋與人類直接溝通之機器出現;
  • 觸控、語言控制及自然語言處理之結合,將引導人類下一科技;
  • 由於半導體科技之發達,成本極速下降 ,無線通訊與計算普及,生活每一面都隱含網路、雲端、觸控、語言控制及自然語言處理結合之應用, 人類與電腦結合之密切生活成為世界大趨勢;
  • 硬體、軟體時代都將過去,取而代之是每一項科技都形成服務付費時代;
  • Apple、Google 仍主導 2013,Microsoft Win 8 RT 將出現機會,Amazon 出來打價格戰場,誰想吃下 Amazon 將是這戰爭之大局嗎?
  • iPhone 5 仍大賣,Apple 仍大成長,Apple 將買下那一家公司將是最令其他科技公司害怕的事;
  • Apple 、Google 五年有危機是不確認的;
  • 人類基因功能檢測將大幅商用化,人類預防各部位老化及疾病將成為新商機
  • 在這場科技未來中,台灣科技業需加速轉型,政府更需加速變成小而美有效率之政府,否則,就像今日經濟大衰退、國債大成長、政府支出至產業升級及勞工福利占政府支出比裡逐年減少,影響所及就是年輕人沒有未來,連開放的台灣都救不了的經濟投資環境;
  • 許多政府服務都將網路化、 DIY化,降低政府經常性支出、人民網路直接做決定時代將是未來後選人贏取選民之大機會;任何政黨要出頭,必須讓人民在網路直接做決定民生法案,才能化解許多執政困難;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科技正走到創造合成生命的邊緣 ( science will drive to the verge of creating synthetic life )

A section of DNA; the sequence of the plate-li...
A section of DNA; the sequence of the plate-like units (nucleotides) in the center carries information. (Photo credit: Wikipedia)
到創造合成生命的邊緣 ( 2008/3 )

在這之前我已經討論過這些計畫中的一部分, 關於人類基因體和它們的意義, 以及發現新的基因。 我們事實上是在開啟一個新的轉捩點: 我們在發展數位生物學。 並且現在我們正嘗試從那些數位編碼走向 一個生物學的全新階段, 去設計與人工合成生命。

我們總是試著提出一些重要的基本問題。 例如“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想是許多生物學家 不斷地嘗試在 在不同層面去理解的問題。 我們嘗試了許多方法, 將生命解構成最小的組成單元。 到目前我們幾乎已經用了20年來將其數位化。 當我們在定序人類基因體時, 我們從生物學的類比世界 走進了電腦的數位世界。 現在我們試著去探討,我們是否能夠重新打造生命, 或者我們是否能從這個數位世界中, 創造新的生命?

這是一種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圖, 名叫生殖道黴漿菌, 它有著生物物種裡最小的基因體 可以在實驗室中自我複製。 我們在試著看看是否 我們能找到一種更小的基因體。 我們能夠以數百基因的尺度去剔除 這500個基因,或者是你們現在所看到的。(生殖道黴漿菌只有521個基因) 但當我們來看它的新陳代謝的時候, 這其實是相對簡單的 相對我們來說的話。 相信我,這算簡單的。 但當我們在看所有這些所有基因 這些我們可以一次剔除一個的基因, 很難相信這種剔除基因的方法能產生出 一個活生生的細胞。 所以,我們認為唯一能繼續研究的方法 就是人工合成這些染色體 以便我們能改變它的組成 來繼續問這些最基本的問題。 於是我們開始沿著這條思路往下走 “我們能人工合成染色體嗎?” 化學方法真的可以讓我們製造 這些我們從未合成過的 超大分子嗎? 而且,就算我們可以,我們能啟動它嗎? 染色體,順便說下,只是一些無活性的化學物質。 我們來看,我們將生命數位化的的步調不斷地 以指數成長。
DNA

我們編寫基因編碼的能力 進步得卻非常緩慢, 不過也還是在增加的。 我們最近的研究將會把編寫基因的速度提升至指數曲線的程度。 我們於15年前開始這項工作。 實際上它經過了好幾個階段。 在我們做最初的試驗前,先進行了一次生物倫理學的評估。 但結果是人工合成DNA 是非常困難的。 全世界有十幾萬台設備 在製造小片斷的DNA, 長度在30到50個字元, DNA 的合成是一個衰減的過程,製造的片斷越是長, 所產生的錯誤就越多。 所以我們得發展一種新的方法 把這些小片斷組合在起並修正所有產生的錯誤。

我們的第一次嘗試,從Phi X 174基因體(噬菌體) 的數位資訊開始。 它是一種能殺死細菌的小型病毒。 我們設計了它的基因片斷,並經過了錯誤校正, 於是就擁有了一條 長約5,000字元的DNA。 最令人興奮的階段是當我們把這段沒有活性的化學物質 放入細菌體內, 細菌開始讀取基因編碼, 並製造了病毒粒子。 接著病毒粒子從細菌中被釋放出來, 再返回來殺死了細菌 (E.coli,大腸桿菌,革蘭氏陰性菌)。 我最近與石油行業有一些交流, 我覺得他們對這個模式理解得非常透徹。

他們比你們笑得大聲多了。

因此我們認為這種情況實際上 是一種軟體能在一個生物系統內 打造自己的硬體。 但我們還想再擴大規模。 我們希望製造整條細菌染色體。 一條超過580,000字元長度的基因編碼。 我們認為應該在以病毒大小的基因卡匣中建造它們 這樣我們可以改變這些基因卡匣 來理解 一個活細胞的實際組成是什麼? 設計 (準確的掌握正確的資訊) 是非常重要的, 並且如果你在電腦上開始使用數位資訊, 那這些數位資訊必須十分準確。 當我們在1995年第一次定序這基因體時, 準確率的標準是每10,000個鹽基對一個錯誤。 實際上我們發現,在重新定序時, 平均是30個錯誤。如果我們使用原先的序列, 這組基因永遠不可能被啟動。 設計工作的一部分是 設計50個字元長度的片斷 並和其他的50字元長的片段相互重疊 以構建較小的次單元。 我們要設計使他們能組合在一起。 因此我們在裡面設計了一個特別的元素。

Create new life object and end of human in earth?
你們可能聽說過我們在其中加入了浮水印。 想想看 基因編碼有四個字元:A、C、G和T。 三個字元的不同組合 編碼了大約20種氨基酸 而每種氨基酸有其相對應的 基因編碼字元組合。 所以我們能使用基因編碼來撰寫詞彙 句子,想法。 最初,我們所做的就是用它來簽名。 有些人有點失望我們沒用它來做首詩。 我們設計了這些片斷 讓它能被酵素來裁切。 這些酵素是用來修復他們並把他們組合在一起的。 接著我們開始製造片斷, 從7,000字元長度的片斷開始, 把他們組合在一起製造出24,000字元長度的片斷, 再把幾組片斷合併,變成了長72,000字元的片斷。

在每個階段,我們大量產生了這些片斷 因此我們可以給他們定序 因為我們希望發展出一個十分可靠的生產過程 等會兒你就將看見。 我們試著將這些過程自動化 這看起來就像是一場籃球賽的對戰圖 當這些非常大的片斷 超過100,000鹽基對時 他們就很難繼續在大腸桿菌裡長得更長了。 在試盡了各種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工具後。 我們嘗試其他的方法。 我們知道有個機制叫同源重組, 在生物學上用來修復DNA, 它能把片斷組合在一起, 這裡有一個例子。 有一種微生物名為 耐輻射奇異球菌 能夠承受三百萬雷得 (rads, 輻射單位) 的輻射量。

你能看到在上圖中,它的染色體散佈在各個地方。 暴露在輻射之後經過12到24小時, 它將自己又組合回之前的原狀。 我們有數千種生物有這種能耐。 這些生物能夠完全脫離水。 他們能存活在真空中。 我完全確信外太空存在著生命, 他們四處游走,並找到一個新的有水的環境。 實際上,NASA已經展示過很多這樣的例子。

這是我們藉由上述程序所製造出來的染色體分子的真實顯微照片 這些程序,事實上就是在酵母菌中放入我們正確設計的片斷 再利用酵母菌遺傳工程的方法 最後酵母菌會自動地將他們組合起來。 這並不是電子顯微照片; 它僅僅是普通的光學顯微鏡。 這是如此之大的一個分子 我們可以直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它。 這些是間隔約為六秒的照片。

這是我們所發表的最新的研究成果。 這是超過580,000字元長的基因編碼。 這也是由人類設定結構並製造的最大的分子。 它的分子量超過3億。 如果我們以10號字體不間斷地將其列印出來。 總共需要142頁 來列印這些基因編碼 好了,那我們該如何來啟動一段染色體,我們該如何活化它? 顯然處理一個病毒非常簡單 處理一個細菌就複雜多了 以真核生物如我們人類來說, 啟動染色體也還算簡單。 你只需取出一個細胞核 然後放入另一個細胞中, 這就是大家所聽到的「複製」的方法。 而在古細菌中,它們的染色體與整個細胞是一體的, 但最近我們也顯示了我們可以做一個完整的移植 將染色體從一個細胞轉移到另一個細胞中 並活化它。 我們從一種微生物中純化出染色體。 大致上,這兩種之間的差別就如同人類和老鼠般。 我們加上了一些新的基因 這樣我們就能篩選這些染色體。 我們用酵素來分解掉 染色體上所有的蛋白質。 當我們將它放入細胞時發生的情況非常驚人 你們應該會喜歡 我們製作得非常精緻的示意圖: 新的染色體進入細胞。 實際上我們原以為這個過程就到此為止了。 但是我們試圖將這個過程設計得更深入一些。

這是一個重要的演化機制。 我們發現所有接受了 第二段染色體的物種 或來自其他地方的第三方染色體, 其自身增加了數千種新特徵 在一秒鐘內。 原本人們以為在演化的過程中 每次只會有一個基因發生變化 的觀念忽略了生物的許多實際情況。

有一種酵素叫做限制酶 能夠分解DNA 原先細胞中的染色體中 沒有這種酶 而當我們置入一段擁有這種酶的染色體 它表現了出來,並且辨認出 另一段染色體是外來物質, 它就將其消化,最後我們就有了 一個包含有新的DNA的細胞 我們放入的基因導致它變成了藍色。 在非常短的一段時間裡, 所有的原先物種的特徵全部消失了, 並完全轉化成另一新物種 基於我們放入細胞的新軟體。 所有的蛋白質都不一樣了, 細胞膜也改變了 -- 當我們讀取它的基因編碼,它正是我們轉入的那種。

這可能聽起來像基因體煉金術, 但我們的確能通過轉移DNA軟體, 來劇烈地改變事物。 現在,我要聲明這不是創世紀 -- 這是建立在35億年的演化上的 並且我認為我們可能 會創造新一版的寒武紀大爆發 出現大量的新物種 基於這種數位設計

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認為出於一些需求我們這樣做的原因是非常明顯的。 我們的人口將在接下來的40年中 從65億變成90億 以我自己來舉例 我出生於1946年 現在世界上就變成了三個人 對於我們中每一個從1946年就存在的人; 在接下來的四十年內,就變成了四個。 我們在為65億人提供食物,潔淨的淡水, 醫藥,燃料上 都十分困難。 換作90億人那更是難上加難了。 我們使用超過50億頓的煤, 300多億桶的石油。 也就是每天一億桶。 當我們嘗試思考生物方法 或者任何能替代它的方法, 這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接下來,當然, 這份資料是關於CO2 被排放在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

我們現在從全球各地的發現 有了一個包含約兩千萬組基因的資料庫, 並且我樂於把它們看作是未來的設計元件。 電機業只有十來種元件, 再看看從中能得到的多樣性。 目前我們主要的限制來自於 生物學的現實 以及我們的想像力。 我們現在擁有這樣的技術, 是因為有快速的人工合成方法 能做出我們所謂的「組合基因體」。 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製造一個大型機器人的能力 能讓我們每天製造一百萬個染色體。 當你想著加工這兩千萬組不同的基因, 並嘗試去優化這些步驟 以產生辛烷或者製造藥物, 新的疫苗, 我們就能改變,即使是一個小團隊, 完成更多的分子生物學工作 比過去20年科學史所做過的還多。 並且這只是標準選擇。 我們可以以生存能力來選擇, 化學或燃料生產, 疫苗生產等等。

這是一張螢幕截圖 截取的是一些我們 實際坐下來工作時在電腦中 真正用來設計物種的設計軟體。 我們並不一定要知道它(設計的物種)看起來是怎樣。 我們確切地知道它們的基因編碼究竟是什麼樣的。 我們目前把焦點放在“第四代燃料”上。 你們最近看到了將穀物轉化成乙醇 只是一個糟糕的試驗。 很快我們將會擁有 第二及第三代燃料。 就是糖轉化成更高價值的燃料 例如辛烷或不同種類的丁醇。

但我們認為生物學唯一能 產生一個巨大影響的同時又不 增加食物的支出與限制其可利用性的方法 是在於我們是否能開始用二氧化碳作為它的原料。 所以我們正在進行設計新的細胞能朝這條路發展下去。 並且我們認為將會取得第一份第四代燃料 在18個月內。 陽光和二氧化碳是其中一個方法 -- (掌聲) -- 但我們從全世界各地的發現中, 我們還有許多種其他方法。

這是一種微生物,1996年被記載 它生活在深海。 大約1.5英里深, 幾乎是在沸騰的水溫中。 它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甲烷 使用氫分子最為它的能量來源。 我們在看是否能把 收集到的二氧化染 它們非常方便就能被引進處理站, 轉化成燃料, 來驅動這個過程。

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 我們覺得我們或許可以增加對於"生命是什麼?" 的基本問題的理解。 我們的確 有著替換整個 石油化工行業的小小目標。

如果你不能在TED做到這些,哪里還有可能呢?


成為一項主要的能源。 並且我們也在使用同樣的工具 製造了幾組即時疫苗。 你們都看到今年出現的流感, 我們總是要慢上一年的時間並且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 才等到有用的疫苗。 我認為這情形是可以改變的 透過預先製造混合疫苗。 這是未來可能會呈現的情況 藉由改造基因, 現在的演化樹 會加速演化的速度 這將會應用到人造細菌,古細菌 最終到真核生物上。 我們正在一條離改善人類生活越來越遠的路上。 我們的目標就是確保我們能有機會活到 足夠長的時間或許就能做到這件事了。非常感謝大家。

成細菌基因 人造生物大突破 ( 2008/1)
Create new alien to server human or vanish human? 

美國科學家24日宣布,他們在人造生物(artificial life)領域已獲致重大新進展。研究人員費盡心血,合成化學成分,製造出一個細菌的完整基因組(entire genome)。這項進展是新興的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一個重大分水嶺。

下一步 人造DNA生物

此一研究由爭議性頗高的知名科學家凡特( J. Craig Venter )召集一組研究員,在他的馬里蘭州凡特研究所實驗室完成。科學家過去曾合成病毒的完整 DNA ,但這項新研究首次製出細菌的完整基因組。

細菌的構造遠比病毒複雜。新製出的基因組的長度,是過去合成的最長DNA的10倍。這項進展是五年研究的成果,報告刊登在24日上市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

科學家認為,他們下一步將可完全依賴人造DNA基因組製造出人造生物,方法是,把人造的基因組植入「宿主細胞」。基因組可自力更生,生長其所需的蛋白質,逐漸把細胞轉化為新生命。

可以研發生質燃料

凡特研究所的科學家史密斯(Hamilton Smith)在報告中指出:「藉著同心協力的團隊工作,我們已經顯示,製造出大型基因組現在已經可行,可以研發出重要用途,例如生質燃料(biofuel)。」

凡特表示:「我們現在所做的合成基因努力,將引進未來的基因設計。」一般認為,這項進展是合成生物學的分水嶺,這門科學涉及設計執行特別任務的有機物,像是生質燃料。合成生物學者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電腦上設計出一種有機物,按一下「列印」鍵,產生必要的DNA,然後把此種DNA植入一個細胞,製造出「訂做的」的生物。

萬一失誤 釀出災禍

但是,外界擔心,合成生物學可能被用於製造病原體(pathogens),或因用心本善的科學家發生失誤而釀出災禍。科學家和哲學家一致認為,用人造DNA創造生物將是一個重大分水嶺,使生物和人造生物的界線變得模糊,迫使人類重新思考「生物」的意義。


DNA create new allien?
科學家已把無生命的化學物質轉化為有生命的有機體,這項實驗對生命的本質提出了意義深遠的問題。 

  美國基因組學先驅克萊格.凡特( Craig Venter )昨天宣布,在他位於馬里蘭州和加州的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其為期15年的研究項目中,已成功製造出全球首個“合成細胞”,一種稱為絲狀支原體的細菌。

  “我們穿越了一道關鍵的心理障礙,”凡特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這在科學和哲學兩個層面上改變了我自己對生命及其機理的思索。” 他表示,這一人造細菌的基因均在實驗室內構建,“從電腦上的信息開始,使用四瓶化學物質和一台化學合成裝置來構建的。” 

  《科學》期刊在網上發表了這項研究。它被許多獨立科學家和哲學家譽為一個標誌性突破。 英國牛津大學( Oxford University )的倫理學教授朱利安.薩烏萊斯( Julian Savulescu )表示:“此舉向創造具有能力的生物和構建永遠不可能自然進化的‘自然界’邁出了一步。” 

  這種合成的細菌有14個“水印序列”附在其基因組上,添加這些惰性的DNA延伸,是為了使其有別於同類的天然細菌。在培養皿中,合成細菌的行為(包括分裂)就像天然細菌一樣。之所以選擇絲狀支原體,是因為這是一種簡單的微生物,便於開發和驗證相關技術。這種技術眼下沒有實際用途。 

  但克萊格.凡特研究所( J Craig Venter Institute )和合成基因組公司(Synthetic Genomics)的科研人員有意向前推進,瞄准自然界可能不存在的更有用的目標。他們特別感興趣的是,設計能夠從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然後產生碳氫化合物燃料的藻類。合成基因組公司資助這項研究。 

  去年,合成基因組公司與埃克森美孚( ExxonMobil )簽署了一項6億美元的協議,旨在製造藻類生物燃料。“我們對天然藻類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找不到能以我們需要的規模、產生我們想要的燃料的藻類,”凡特表示。

分析

  • 預估人造合成細菌將是 2020 開始人類重大科技成就,由於人類商業環境之需求,許多防老化延長人類壽命之益菌、能源開發及食物、環保、身體環保之服務人類之益菌也將大幅運用在人類社會,人類大幅使役人造合成細菌時代將來臨;
  • 負面部份是人造合成細菌運用在生化武器及複製生命上,這也是無可避免;
  • 人體共生細菌是人體細胞10倍 , 防老化、延長人類壽命及食物、身體環保之服務益菌將改變人體過去共生細菌組織,對人類應該是好的方向。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企業、家用及智能裝置未來 Wifi 將進入超寬頻 802.11ac 時代 ( Start to move to 802.11ac from 2013 )

Broadcom Chips For all Data traffic
Broadcom Announces 802.11ac Combo Chip, BCM4335

Back at the Netgear 802.11ac event where we got to see some of the first 802.11ac enabled R6300 and R6200 routers, Broadcom told me that the announcement of an 802.11ac combo chip was imminent. That was just under a month ago, and today they've made good on that promise with the announcement of BCM4335, the successor to BCM4334 which includes single spatial stream 802.11ac support.

This is the latest in Broadcom's combo chip portfolio for smartphones, tablets, and other small form factor mobile devices. We've seen BCM4330 and BCM4334 in a huge number of devices, and no doubt 4335 will follow suit. BCM4335 includes a number of the optional 802.11ac features including 256QAM, short guard interval, beamforming,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an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STBC). This results in a PHY rate of 433.3 Mbps with 80 MHz channels on 802.11ac.
802.11 ac router

In addition, BCM4335 includes support for legacy 2.4 GHz 802.11b/g/n and 5 GHz 802.11a/n (20 and 40 MHz channels). BCM4335 is also manufactured on a 40nm process, same as BCM4334, so power consumption should be relatively similar, and likely better with 802.11ac. The usual combination of Bluetooth 4.0 and FM gets inherited from BCM4334 as well. BCM4335 is currently sampling and will enter production Q1 2013.

Broadcom Plans Fast 802.11ac Wi-Fi for Phones Early Next Year

Broadcom plans to bring IEEE 802.11ac Wi-Fi to smartphones starting early next year, using a chipset announced on Tuesday that the company said can deliver about 300Mbps (bits per second) of real-world speed.

The 802.11ac standard i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Wi-Fi, designed to provide three to four times the performance of current 802.11n products. The standard hasn't yet been approved, and the Wi-Fi Alliance is expected to start certifying products with it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3, but Broadcom is already shipping silicon for laptops and routers based on the standard in progress. It expects any remaining changes to be minor.
802.11ac Cloud Router

Phones with the Broadcom 11ac chip should be on the market early next year, according to Michael Hurlston, senior vice president and general manager of Broadcom's Home and Wireless Networking line of business. The chipset itself will probably carry a premium of 50 percent over a component with 802.11n, he said. But because it can transmit and receive data faster and can get off the network when it's finished, 802.11ac is about six times as power-efficient as its predecessor, according to Hurlston.

The upcoming BCM4335 chipset will include the 802.11ac radio, which will be backward compatible to the earlier 802.11n and 802.11g standards, plus Bluetooth and FM radio, said Hurlston. It will be the successor to Broadcom's current BCM4334 chipset, which uses 802.11n. Handset makers will be able to use it with a baseband chip from any vendor, Hurlston said.

The new technology uses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to break through to the higher speed.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and multiple wireless streams over the air, 802.11ac radios can provide just over 1Gbps of throughput, Hurlston said. The chipset for smartphones will use just one transmit and one receive stream, so its theoretical physical limit is about 433Mbps, which translates into the high 300Mbps range for real performance, he said. Broadcom's mobile-phone chipset with 802.11n, by contrast, tops out just short of 100Mbps.

Other speed boosts in 802.11ac come from using exclusively the 5GHz band, which has more available channels than Wi-Fi's other band at 2.4GHz, and from using wider channels of 80MHz or 160MHz. The 802.11n standard can also use the 5GHz band, but the range of the new radios is greater when using that band, Hurlston said.

Broadcom expects consumers to use that speed for file transfers and video streaming from their phones to PCs, TVs and gaming devices. Wi-Fi is also expected to play a growing role in mobile phones through public hotspots, which take data traffic off service providers' cellular networks.

Broadcom's 802.11ac technology is already in routers on the market now. The company says its silicon powers 802.11ac routers announced by Buffalo Technology, Cisco Systems, Netgear and other vendors.

Qualcomm Atheros makes two 802.11ac solutions official - WCN3680 and QCA986x

Way back at MWC we saw Qualcomm Atheros demonstrating single spatial stream 802.11ac on a MSM8960 MDP, where it was pushing 230 Mbps to a nearby 802.11ac router. I talked about the WCN which work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WLAN PHY onboard the MSM8960 SoC, but got the part number wrong apparently (I said it was WCN3860). Qualcomm Atheros is now making that particular part official, and it's the WCN3680, a single spatial stream 802.11ac and BT 4.0 combo solution that works in conjunction with either MSM8960 or the quad core APQ8064 Krait SoCs.

Back then, I suspected that WCN3680 might not be implementing 256QAM (which is an optional 802.11ac feature), based on the 230 Mbps transfer rate we saw and talk of this being Airgo IP. The announcement states that WCN3680 is capable of a full 433 Mbps single spatial stream PHY rate, which corresponds to MCS-9, and thus includes 256QAM support. The announcement goes on to note that end user throughput will be around 200 Mbps, which is much closer to what we saw at the MWC demo, which is a little confusing. Either way, mobile 802.11ac is nearly upon us, as Qualcomm Atheros and the other combo chip players continue to trickle out announcements. This solution for MSM8960/APQ8064 again uses the on-SoC baseband for WLAN, WCN3680 is that external RF which enables it. This is roughly analogous to how the cellular baseband situation works - you use the on SoC baseband and external RF.

The other announcement is Qualcomm Atheros' beefier 802.11ac solution which I've been waiting to hear about. This is the QCA986x family, which does 802.11ac and BT 4.0 solution over PCIe, which comes in a 2 or 3 stream variant (QCA9862 and QCA9860, respectively) with full MCS-9 support (either 867 Mbps for 2 stream or 1.3 Gbps for 3 stream). This is a PCIe solution which will no doubt make its way into notebooks and other desktop platforms. Both QCA986x and WCN3680 are currently sampling.


5G Wi-Fi 隨處可見 無線視訊傳輸加速其應用
with 802.11 ac

博通(Broadcom)資深副總裁暨無線事業部無線連接網路事業群總經理Michael Hurlston指出,在行動技術與應用論壇第一場開場主題演講中提到,從這次COMPUTEX 2012電腦展中,無論是展場外的交通接駁車,以及世貿一、二、三館與南港展覽館內,應該都可以注意到5G Wi-Fi的商標,並且已經有廠商展示應用這項技術的相關產品。

為何會有第五代Wi-Fi標準?它又會帶來什麼樣的效益?Hurlston指出,Wi-Fi已經主導了整個家庭數位裝置的應用,每個消費者迫切需要無線Wi-Fi這項功能。據一項博通在美國通路市場上針對約1,000多個受訪者所做的Wi-Fi應用面向的調查,60%的受訪者表示不能一天沒有使用到Wi-Fi,39%受訪者願意放棄一個月不喝咖啡來交換Wi-Fi,也有50%的受訪者願意一個月不上Facebook也要有Wi-Fi。

視訊(Video)佔全球網路流量比例越來越高,從2009年的29.5%、2010年的42.7%提升到2011年的53.6%,視訊使用的爆量成長才剛開始。依VNI 2011年6月統計與預測,當前全球網路封包總流量,其中超過50%比例為視訊,光網路串流的流量就超過1 ExaBytes;預計到2015年,視訊網路流量比例將超過91%,而全球視訊網路流量將超過7 ExaBytes,是2012年視訊網路流量的4倍。

Wi-Fi裝置從PC、Mobile 普及到消費性電子

Hurlston指出,不僅視訊佔全球網際網路比例越來越高,人們觀看網路視訊的裝置類別也開始出現變化。據Sandvine Broadband Report 2011年10月所做的報告,過去觀看網路視訊的裝置,有90%落在桌上型電腦(Desktop PC),有10%為遊戲機、智慧電視、機上盒、平板與智慧型手機,而今日僅45%用戶以桌上型電腦觀看,55%的網路視訊改以遊戲機、智慧電視(Smart TV)、機上盒、平板與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來觀賞。

他指出Wi-Fi的應用範圍與裝置數量持續增加,在2008年是由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筆記型電腦與遊戲機(Game Console)內建Wi-Fi,隨後逐漸朝向智慧電視、機上盒、車用電子/娛樂系統擴散並內建,預估全球2012年內建Wi-Fi裝置數量突破32億個消費性電子裝置;接下來還會有智能電錶(Smart Meter)、醫療電子保健設備(ehealthcare)、遙控直升機,甚至像冰箱、洗衣機等都會內建Wi-Fi,預估到2014年,全球內建Wi-Fi裝置數量超過50億部。

由於目前Wi-Fi的主流規格801.11n,這個規格草案當初在2007年推出時,並未預料到今日各種行動裝置、消費性電子產品等,需要進行連續且大量高畫質多媒體影音視訊串流的需要,因此第五代5G Wi-Fi成為唯一的技術解決方案。

2012年第二季台廠Wi-Fi IC營收成長133.6%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DIGITIMES Research 統計, 2012年第二季台廠 Wi-Fi IC 營收達新台幣83.68億元,較第一季增加133.6%,與2011年同期相比亦成長29.1%。2012年第二季較第一季成長超過100%的表現,看似難以置信,但卻與往年相當,2011年第二季台廠Wi-Fi IC營收的季成長亦達98.5%。
若比較2012年第二季與第一季台廠 Wi-Fi IC的營收年成長率,則第二季為29.1%,高於第一季的9.7%,顯現出貨動能增強。從季增率、年成長率等多種角度檢視後,證實台廠 Wi-Fi IC具強勁出貨成長。但DIGITIMES Research也指出,第二季的高成長,有可能墊高基期,使接下來的第三季表現不如預期,甚至低於2011年同季的成長表現。若台廠Wi-Fi IC能持續保持高成長,則台廠在全球Wi-Fi IC的佔比,將從目前的11%增至15%,成長率也高於全球市場。

個別業者方面,台廠Wi-Fi IC以聯發科(含雷凌)、瑞昱半導體為主,聯發科營收並為瑞昱的3.4~5.8倍,其餘業者已轉淡,或僅在利基領域或特定客戶進行供貨,佔各公司整體營收低於1%。DIGITIMES Research指出,台廠 Wi-Fi IC呈現消費性產品淡旺季走勢,即第一季最低,之後逐漸增高,第四季至最高,2012年仍持續相同走勢。

DIGITIMES Research 所統計的 Wi-Fi IC營收包含單一功能型Wi-Fi晶片,也包含複合型(Combo)型晶片,如Wi-Fi功能與藍牙功能複合,或與FM收音機功能複合等。其中台廠 Wi-Fi IC以終端產品(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應用為多,如NB、USB Dongle等,無線路由器(Wireless Router)則相對為少。然局勢有若干變化,如聯發科(前雷凌)於5月推出Wi-Fi晶片RT6856,即用於友訊(D-Link)的無線路由器DIR-626L、DIR-836L上。

美國晶片業者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已於2012年上半試產IEEE 802.11ac標準的Wi-Fi晶片,台廠的聯發科與瑞昱,亦預期在2012年下半年將開始試產,以縮短技術差距時間。


WiGig Multigigabit無線傳輸基座在2012年英特爾資訊技術高峰會上展示--英代爾首席技術官Justin Rattner將WiGig作為未來技術進行展示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913 18:27:27)舊金山--(美國商業資訊)-- 在舊金山舉行的2012年英特爾資訊技術高峰會(IDF)上,WiGig Multigigabit無線傳輸基座技術已由Intel在其未來技術願景中進行了展示。

WiGig正成為最重要的下一代Multigigabit無線技術,速度高達7Gbps,採用免授權的60Ghz頻段,結合了針對電腦、消費電子和行動應用設計的先進通訊協定配接層(PAL),這意味著其應用將超越單純的接取技術。

負責WiGig技術開放的非營利標準組織WiGig聯盟主席兼總裁Ali Sadri博士指出:「這對WiGig、開發者和一般使用者而言都是一個開創性時刻。」

在2012年英特爾資訊技術高峰會上,Rattner展示了WiGig傳輸基座的一個實例及其功能,幾乎無需任何基座和網路線裝置。

Intel技術長Justin Rattner表示:「展望未來,所有計算都將變為無線計算,對更快無線通訊的需求將不斷增長。看到迄今為止WiGig技術的應用,我倍感振奮,不僅是因為其Multigigabit處理能力,而且也因為其單一技術支援廣泛消費電子和電腦應用的靈活性。我期待著有一天,當我在透過基座連接我的超輕薄筆電(Ultrabook)或平板電腦時,不再需要進行專門操作,而是簡單得就像把設備放在我桌子的任何地方,無需用纜線即可自動連接到顯示器和周邊設備。」

Sadri補充說:「Intel在2012年英特爾資訊技術高峰會上展示WiGig技術對我們和產業而言意義重大。這是來自全球領先的廠商之一的肯定,證明WiGig是可行的,擁有光明的未來。我相信,在短短幾年後,如果沒有這項技術,人們將無所適從。技術開發即將完成,來自多家WiGig成員公司的晶片現已開始生產,在2013年中期可進行認證。我預計,很快將有大量WiGig設備進入市場。」

在拉斯維加斯2013年消費電子展(CES)上,若干家WiGig成員公司將展示WiGig技術。欲瞭解WiGig的更多資訊,請瀏覽網站www.wigig.org,或在twitter上掌握@WiGigAlliance最新動態。

運用英特爾最新22奈米三閘(22nm 3-D Tri-Gate Transistor)技術,擴充了在空間與能源效率的特性

英特爾公司技術長Justin Rattner在英特爾研發者論壇(Intel Developer Forum,IDF)的主題演說中指出:「未來凡是能運算的東西都會具備連網功能,包括從結構最簡單的嵌入式感測器一直到最先進的雲端資料中心,而我們正在關注這些能讓產品無需纜線就能相互連結的技術。」

Rattner首度公開展示正在開發中的名為「摩爾定律無線電」(Moore’s Law Radio) 的全數位WiFi無線電技術。技術長闡述這項依循摩爾定律的全數位無線電,擴充了在空間與能源效率的特性,並運用英特爾最新22奈米三閘(22nm 3-D Tri-Gate Transistor)技術。全數位式無線電尤其適合與專為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設計的系統單晶片(System-on-chip, SoC)進行整合。整合式數位無線電的微型化與低成本,將打造出許多嶄新應用,從可穿戴裝置到「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讓各種內建感測器的家電產品能相互通訊、交換資料、並能從遠端操控。

分析
  • Intel 將運用最新22奈米三閘(22nm 3-D Tri-Gate Transistor)技術,全力守住 PC 及 伺服器產業,同時進攻 smart phone 及 tablet 產業;
  • 影響 Intel 最大之公司仍是 ARM、Apple、TSMC、Samsung、Microsoft,如果大家全力使用 ARM,那 Intel 進攻 smart phone 及 tablet 將受阻;

Enhanced by Zemanta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居家收看線上內容電視及智能手機都上升 ( Internet connected is a trend in next 5 years )

調查:18%民眾每天用電視看線上內容
Sony Smart TV is quite good, its software is more compatiple

NPD DisplaySearche 公布最新關於消費者聯網電視使用方式調查顯示,雖然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等行動裝置正逐漸擴大市場滲透率,但桌上型個人電腦和筆記型電腦仍是民眾觀看線上內容的主要設備;另外,在被研究調查的14個地區消費者中,18%的受訪者每天透過電視收看線上內容。

NPD DisplaySearch消費者調查研究總監Riddhi Patel指出,消費者主要透過電腦或行動設備收看線上內容,但由於越來越多的電視機具有內置連接功能或可以透過外部設備連接到互聯網,譬如連接藍光播放機或機上盒,電視正日益成為消費者的首選設備;25%的受訪消費者表示,他們每週有好幾次使用電視收看線上內容。

目前電影是消費者在電視上收看的最多的互聯網娛樂內容,由於看電影是一種社交活動也是聊天話題之一,所以自從可以線上收看,電影也成為最熱門的選項。同時在線觀看視頻節目也提供消費者一定方便性,讓消費者可以在他們空閒的時間補看錯過的節目。

調查顯示,那些不使用電視收看線上內容的消費者中,有44%的受訪者表示沒有興趣收看,約30%的人表示他們沒有收看網路必須的設備。在這些受訪者中,即使電視具備收看線上內容的條件,也僅有3分之1的人表示他們有興趣這樣做。

Patel表示,雖然每個國家的結果不同,但這些結果表明,市場還是普遍缺乏對透過電視收看線上內容的興趣,這可以歸因於消費者使用電視以外的其他設備收看線上內容,也有部分消費者不具備聯網條件或欠缺相關知識也有一定影響。

調查也顯示,在大多數國家每天使用電視收看線上內容的比例仍低於30%,目前以中國的消費者透過電視收看線上內容最為積極,這可能是因為中國消費者無法經由傳統的電視媒體收看到喜歡的國外節目。

居家上網 智慧型手機超越筆電
Windows 8  RT

智慧型手機逐漸成為民眾常用的上網設備,《遠見雜誌》發表最新的數位寬頻需求調查,8成民眾表示會在家上網,目的是蒐集資訊與瀏覽;至於使用的上網設備,桌上型電腦依然居首,智慧型手機則竄升至第二位、超越筆記型電腦。

愈來愈多民眾在家上網也使用智慧型手機,比例超過筆記型電腦。
遠見民調中心於8月中旬訪問18歲以上的成年受訪者,探討現有家戶網路使用習慣、選擇上網服務考慮因素、價格接受度、以及未來是否有意再升級等議題,發現民眾居家上網使用的連網設施,手機有崛起的趨勢,值得政府推動電信政策參考。
家戶網路普及度方面,72.4%的民眾表示「家裡可以上網」。在有上網的家戶成員中,每周使用一天以上的比率占95.2%,每周使用5至7天者也達82.8%,顯然上網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New Ipad

民眾在家上網的主要目的以「蒐集資訊∕瀏覽網頁」為主,占79.9%,其次為社群討論( 24.1%)、玩遊戲(19.4%)、看影片或聽歌(17.8%)、收發郵件(15.0%)、網路購物(10.3%)等。

在家連網設備最普遍的世桌上型電腦者,比率達87%;值得注意的是,智慧型手機以52.7%微幅勝過筆記型電腦52%,另外,使用平板電腦也有24.2%,且家戶收入愈高的民眾,使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比率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