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妳來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女性將主宰社群媒體,終結性別區分 ( Female will dominate the social media and cease the position of male control world )

female more on social media
媒體和廣告公司至今仍使用舊的人口分類的方法來了解群衆,然而媒體專家喬漢娜·布雷克里( Johanna Blakley ), Who received a PhD in Englis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where she taught courses on popular culture and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Blakley has held a variety of positions with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cluding Web producer and digital archivist at Vivendi-Universal Games, 認爲群衆是越來越難被掌握。她為我們解釋:當社會媒體的使用率高過於傳統媒體,女性使用者多於男性時,會發生什麽變化。

我今天要講的題目 聼起來有些瘋狂: 社會媒體和性別區分的終結。 讓我把之間的關係解釋一下 我今天要來闡述 讓我們又愛又恨的 社交應用程式 實際上能讓我們 從固有、荒謬的 性別差異的假設中解放。 我甚至認爲 社會媒體能幫我們 破除一些在現有媒體和廣告裏 充斥、圍繞在性別上的 既有概念。

如果你還沒注意到, 在當今的媒體氛圍裏所呈現的 我們的生活和性別 跟實際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我認爲這將會改變。 大部分的媒體公司 像電視、廣播、出版社、遊戲等 在了解他們的觀衆聽衆上 使用的還是很僵化的區分方法。 是舊有的人口學 他們用這些很僵化的標籤來定義我們 更瘋狂的是 媒體公司相信 你要是屬於某個群體 那麽你的行爲也是可以預測的。 你會有某些特定品味 會喜歡某些事物。 這樣的推論就導致了這個奇怪的結果: 大部分當今的流行文化 都是建立在這樣的 人口分類學上的假設上。

年紀分類學: 18到49歲的年齡層 對我國大衆媒體的規劃 有重大影響。 從1960年開始 當嬰兒潮世代還年輕的時候就如此了。 現在嬰兒潮的世代已經超過這個年齡層 但是大家的做法還是沒變 像尼爾森等較大的市調公司 甚至不把年紀大於54嵗的人 列入電視市調的對象。 在當今的媒體大環境裏 這些人被當作是不存在的。 你如果跟我一樣在看“廣告狂人” 這個在美國很受歡迎的連續劇 米勒博士在做一些“心理圖”的東西 這產生於1960年左右 你去對消費者勾勒出 描述複雜的心理檔案。 但是心理圖並沒有對媒體業產生重大的影響 只是停留在基礎的人口分類學上而已。

我在南加大的Norman Lear中心 在過去的七八年裏我們做了很多 有關人口分類學的研究 還有其對這國家或外國娛樂媒體 所產生的影響。 在最近的3年裏 我們特別研究了社會媒體的改變 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所有使用社交媒體網路的人, 過去媒體和廣告公司爲了分析研究 所用的分類系統 也還可以套用在他們的身上。 但是這些分類的意義跟以前比起來 顯得更不重要。 因爲這些線上的社交工具 讓我們更輕易地 能跳脫人口分類的框架。 我們能自由地跟其他人聯係 還能重新定義我們在網上的身份。 我們也能輕易的謊報年齡。 我們能和志同道合的人們 互相聯繫。 我們再也不需要媒體公司 來幫我們。

所以這些傳統的媒體公司理所當然地 緊密地在注意著這些網上的群體。 他們知道這將是未來的目標群衆 他們必須了解這些人。 但是這些人不像以前那麽容易了解 原因在於媒體公司還是用以前的分類來分析 因爲這是決定廣告費用的標準。 當他們監視你的點擊率 你也知道你是被監視的 他們很難去分析出 你的年齡、性別和收入。 他們據以往經驗也許能猜出些端倪 但是他們得到的資訊 大部分是關於你爲何上網 你喜歡什麽、對什麽有興趣 這比你是誰還容易猜到 雖然這聽起來讓人覺得怪怪的 但是有人監視你的興趣 還是有些好處的。 突然間我們的喜好品味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在這之前都是別人幫我們設定好了。

Female spend more on internet
你現在要是看看網路上人們聚集的原因 這不是因爲大家 有相同的年齡、性別或收入。 大家聚在一起是因爲 有相同的嗜好。 你如果再想想, 相同的嗜好,這個聚集人們的因素 比起年齡來是要強許多的。 我會比較想去知道 你喜不喜歡"捉鬼者巴菲( Buffy the Vampire Slayer )” 而不是你今年幾嵗。 這比年紀還帶來更多的資訊。

我們還發現社會媒體 一個驚人之處 那就是女人 正在帶領著社會媒體革命。 你如果看看統計數字 這些是世界的統計數字 在每一個年齡層裏 使用社交網路科技的女人 都比男人要來得多。 你要是再看看 她們花在這些網站的時間 女人真的主導了社會媒體的使用 而社會媒體進一步又對傳統媒體 有重大的影響。 所以問題是,這對我們的文化 會帶來什麽樣的衝擊 這對女人又代表了什麽意義? 如果說社會媒體 會主導傳統媒體 而女人又會主導社會媒體的話, 這是不是意味著說 女
人會接管全球的媒體呢? 我們是不是將會 在卡通、遊戲、或電視節目裏 看到更多的女性角色的出現呢? 下一部好萊塢的超級大製作 會不會是女性電影呢? 未來我們的媒體 是不是有可能 變得更有女性主義呢?

我並不這樣認爲。 我認爲媒體公司將會雇用更多的女性員工 因爲他們了解這對公司是重要的。 我也認爲 女性會繼續主導 社會媒體。 很諷刺地,我也認爲 女性會帶起一陣軟性 輕薄俗的片種 像是女性影片 或其他這一類的影片 那種由人口分類學假設的 某個年齡層會喜歡某種類型的影片 像拉丁裔的人喜歡某些事物 年輕人喜歡某些事物。 這樣的推論還是太簡單化了。 將來的媒體會是 十分資料導向的 將會是基於 我們調查線上社群的喜好品味來設計的 而這裡會由女性來主導。

你可能會問,爲什麽知道 什麽帶給人們歡樂是重要的? 爲什麽我需要知道這些? 當然,傳統的媒體和廣告公司 需要知道這些。 但是我的理論是 你如果想了解地球村 你最好要去知道 他們喜歡什麽,對什麽感興趣 有空時作什麽消遣。 這對了解人們來説是很重要的。 我大部分的職業生涯 都花在了解媒體和娛樂 還有他們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我之所以這麽做不止是因爲這很有趣 事實上,這真的很有趣, 也還因爲 我們的研究一再顯示 娛樂和遊戲 對人們的生活有深遠的影響 譬如說,對他們的政治理念 和他們的健康都有影響。 再者,你如果對了解這世界有興趣 可以看看人們如何娛樂自己 這是個很好的研究起點。

所以,想像一個媒體 不是被殘缺的 性別、或其他年齡層的 刻板印象所主導。 你能想像那會是怎麽樣的一個情景嗎? 我真是等不及去看那會是怎麽樣。

註:想了解女性客戶需求,不参與社群網活動似乎會失去許多市場資訊。
Enhanced by Zemant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